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

五餅二魚的神蹟

約翰福音六章1至15節記載了五餅二魚的神蹟。
        在這時候,有大批群眾跟隨耶穌,吃飯是一個大問題。除了一個孩童手上有五個大麥餅、兩條魚之外,其餘什麼都沒有(9節)。這一點點的食物,就像門徒所說的,若要分給這許多人,還算什麼呢(9節)?
        然而,主卻拿起餅來,祝謝了,分給眾人,分魚也是這樣(11節)。希奇的是,最後眾人都吃飽了,零碎還裝滿了十二個籃子(12-13節)。
        這個事例說出,當我們來跟隨主的時候,不要看自己有多少,而要看有沒有把自己所有的交給主。我們必須知道,沒有一個人能應付一切環境的需要,惟一能應付需要的是主自己。
        一個人越服事主、工作的門越敞開,他越會感覺自己的不足。這時候他會說:「主啊,我從裡到外都是不夠的,我是不能滿足你的需要的,也是不能滿足你見證的需要的。雖然我不夠,但我願意把自己交給你。」
        五餅二魚的事例對我們是一個原則。當我們在跟隨主的時候,特別是為著一個需要而把自己交給主的時候,我們這個人是兩面的:一面,我們要像孩子一樣的單純,無論如何都願意把自己和自己所有的交給主;另一面,在我們的單純裡總還有不信,無論就著局面來說,或就著自己來說,都認為自己是不可能作得來的。然而這時候我們還得學習在「不信」中把自己交給主。
  弟兄姊妹,在服事主的時候,我們一定會經歷這兩面的光景。不要輕看這兩面。在健康的情形裡,我們若有這兩面的經歷,就能藉著五餅二魚來認識主全備的供應。五餅二魚是一件奇妙的神蹟。在這神蹟裡,我們會發現,好像是人在作,又是主在作;好像若沒有人,主就不能作;可是有了人,人的所有在主的所作裡又好像沒有地位。這五餅二魚至少餵飽了五千個男人,剩下的零碎還裝滿了十二個籃子!
        這五餅二魚是從哪裡來的?是從一個孩子手裡拿的(9節)。請我們注意,這拿出五餅二魚的孩子,並沒有包含在五千人裡面。當一個人把所有的一切交給主、讓主來使用的時候,在這祝福的臨及裡卻不一定有他,就好像那孩子一樣。這就說出,不是人的餅、人的魚的問題,而是在於主全備的供應。這也說出,一個服事主的人、一個把一切交給主的人,他必須預備好被主擺在一邊。
參閱:《彼得,彼得》

天地的主平靜風暴

路加福音八章22至25節:「有一天,耶穌和門徒上了船,對門徒說: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。他們就開了船。正行的時候,耶穌睡著了。湖上忽然起了暴風,船將滿了水,甚是危險。門徒來叫醒了他,說:夫子!夫子!我們喪命啦!耶穌醒了,斥責那狂風大浪;風浪就止住,平靜了。耶穌對他們說:你們的信心在哪裡呢?他們又懼怕又希奇,彼此說:這到底是誰?他吩咐風和水,連風和水也聽從他了。」
        在這個事例中,門徒有了更進一步的經歷。以前他們與主很親近,他們活在主的主權裡,活在主的憐憫裡,也活在主的職事裡;他們緊緊跟隨主的職事,愛主的自己,並且與主一起傳道。現在湖上起了風暴,船要滿了水,甚是危險,主卻睡著了。主睡著了,似乎祂好像看不見這個危險。
        然後主醒來,平靜了風暴,對門徒說:「你們的信心在哪裡?」主似乎是說:我睡覺,我不睡覺,又有什麼不同?我是一直帶領你們的;然而,就算我好像沒有帶領你們,難道我沒有帶領你們嗎?就算我沒有和你們同在,難道我沒有和你們同在嗎?你知不知道我是誰呢?我不僅是掌管天的,我也是掌管地的,我是天地的主。當你有我的同在時,你活在與我同在的甘甜裡;當你沒有我的同在時,你要活在對我的信託裡。
        在這裡,為著門徒的成長,主的問話似乎進一步告訴他們:你要知道我是掌管天地的主。你覺得我的同在,我的確在這裡;你不覺得我的同在,我也在這裡。你覺得我掌管一切,我在這裡;你不覺得我掌管一切,我也在這裡。我永遠是你的主,這不是感覺的問題,而是事實的問題。這個事實就是:我是主!
        當主對他們說,「你們的信心在哪裡」,門徒們的反應是既懼怕又希奇,彼此說,這人到底是誰?按理說,門徒跟隨主一段日子,對主已經有所認識了,但在這裡他們竟然還說,「這人到底是誰?連風和水也聽從了他!」這意思是說:怎麼可能呢?
        弟兄姊妹,每一個跟隨主的人都需要有一些經歷,好叫他能在信心裡起來說,「這怎麼可能呢?」不僅如此,「這怎麼可能」應該成為我們一生的經歷。只有一生中滿了「這怎麼可能」的人,才是一個對主有豐富的享受,對基督有真實的信託,能不斷的把神流露出來的人。若是沒有這樣的享受和信託,我們所看見的一切都還在眼見的範圍裡,還不是我們的實際。
參閱:《彼得,彼得》

除你以外我還有誰

詩篇七十三篇25節,「除你以外,在天上我有誰呢?除你以外,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。」

  神將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賜給了我們,可是我們卻常常把主當作「備胎」。什麼叫備胎?比方一個男孩喜歡一個女孩,每一次男孩去找她,她都很開心,可是對她來說,這個男孩是備胎。她心想,我給自己三、五年,這些年如果沒有別人找我,我總要出嫁,我就嫁給你;如果找到更好的,我就不嫁給你。

  我們對主不也是這樣嗎?換句話說,你愛主,也愛教會,也和聖徒們一同過教會生活;突然你找到一個工作,年薪二十萬美元,只是沒有教會生活,沒有弟兄姊妹,你去不去呢?你說,「如果沒有別的選擇,當然我就去。」主耶穌很可憐。神把祂的兒子給你,你把祂當備胎。有一個更好的機會來了,有一個更好的環境來了,你馬上就變了。

  你不要小看這一個,今天沒有幾個人可以講,「我把自己完全的、絕對的給主。除了主以外,我還有誰呢?如果人把我的主拿走了,我就不知道怎麼活了,我不知道怎麼活在這個世界中了。」你若是說,「主是我唯一所愛的,是我唯一所要的,是我唯一所跟隨的,我所有的一切都要聯於這一位主。」這就不是備胎了。


註:本篇信息編自,朱韜樞弟兄於《20146月華語訓練》所釋放的信息,內容與原信息有所出入,未經講者校閱。

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

彼此接納

◎ 彼此接納-----------張剛榮 牧師

保羅說:「你們要彼此接納,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,使榮耀歸與神。」(羅:15:7)基督無條件接納我們,我們才可能無條件的彼此接納。有條件的接納並不難,無條件的接納則難如登天,沒人做得到,唯在基督裡,接受祂做我們個人救主時,基督無條件接納的生命進入我們的生命裡,我們若按這種生命活著,就能無條件接納神和接納屬基督的人。無條件的接納是一條生命的道路,只有順服聖靈的引導才有可能。
一、 接納的意義:
1. 接納是向對方敞開自己:主動向對方敞開自己,沒有自己的選擇,只由別人來選擇。神差遣主耶穌到地上,向我們表明祂對我們無條件的接納。
2. 接納是凡事與對方相同:要放下自己與對方不同的地方,甘願與對方相同。神差耶穌到地上來,向我們表明祂對我們無條件的接納。主耶穌到地上時,為要無條件接納我們,就凡事與我們相同(來2:17)。
3. 接納是按對方的所是,接納對方:按對方的所是,無條件的接納對方。對方所有的一切不需要作任何改進,就歡喜接納對方。若還期待對方有絲毫的改善,就不是無條件接納。
4. 接納是歡迎接待對方:路加給了一幅美妙圖畫,記載著:「眾人知道了,就跟著祂去。耶穌便接待他們,對他們講論神國的道,醫治那些需醫的人。」(路9:11)耶穌在醫治那些需要醫治的人之前,先講論神國的道,在這之前,耶穌先接待那些來到祂面前的人。
5. 接納不是消極的忍受,而是積極的歡迎:消極的忍受通常是消極的拒絕,雖然外表沒有明確的表示拒絕,心裡深處卻已完全拒絕對方。接納裡沒有勉強,沒有為難。接納是樂意,不是責任。接納是一個喜樂,不是一個麻煩。接納是一個安息,不是一個擔子。接納是主動的歡迎,積極的接受。
二、接納的原則:
1. 按神的屬性來接納祂:神之屬性-全愛、全知、全智、全能、良善、憐憫、信實、寬容、忍耐、公義。雖然人對神有這些知識,可是在體認上,常被限於自己的人生經歷裡。特別是父母所帶給我們的影響,或是權威人士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,經常根深蒂固。願所有作父母的,都能按神的旨意教導孩子,讓神作成神在他們身上及我們身上所要作的工作。
2. 讓神接納我:起初神創造人的時候,神完全接納人,人也完全接納神。後來撒旦用詭計誘惑夏娃,使她懷疑神對她的接納,人就墮落了,人與人彼此間的接納,也就毀壞。耶穌在世時,用祂的生活彰顯神對我們完全的接納。神是按我們現在的光景,照我們的本相,完全接納我們,喜悅我們。我們要承認並容許神來愛我們,抱我們,接納我們。
3. 接納自己:神造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、寶貴的。我們要接納自己任何的一部份-長相、性別、家庭、智力、背景、個性等。若我們不接納自己,就等於拒絕自己,排斥自己,也等於是埋怨神。不接納自己是違反神所創造的定律,我們就離開神保護的範圍,易受惡者攻擊及轄制。我們必須學習接納自己。
4. 接納別人:人若不接納自己,就很難接納別人。當我們不接納一個人時,心中的光景往往是論斷對方。論斷批評別人不是一件小罪。論斷別人就等於在作那惡者的工作。那惡者的名字叫控告者,撒旦控告的靈進來捆綁我們,使我們更愛批評、控告別人,到最後我們很容易變成牠的同路人,牠的發言人。不接納與論斷會惡性循環。神賜給我們本性中對人、事和物都有洞察力,看到很多別人的缺點,目的不是要我們去論斷或批評,而是要去幫助、代禱、造就、勸勉或去安慰他們。
我們論及接納,我們從夫婦、家人的接納開始作起。家庭裡面彼此接納,能產生家的歸屬感,建立合乎神的家庭。在教會裡面彼此接納,建立合乎神的家庭,才能一同被建造成神藉聖靈居住的所在。歸屬感將人連結一起,彼此敞開、彼此關懷、彼此連結、彼此祝福、一起成長。